【蕪湖電纜敷設】的方法有哪些
蕪湖電纜敷設在建筑物附近時,電纜外皮與建筑物基礎的距離不應小于0.6m(原則是考慮電纜施工時不受建筑物的阻礙,也不影響建筑物的結構)。多條電纜同溝敷設或相互交叉時,電纜外皮間的距離應符合以下要求:①電力電纜相互間或與控制電纜間的小凈距10kV及以下為0.1m,10kV以上為0.25m;不同部門使用的電纜(包括通信電纜)相互間為0.5m,如用電纜隔板隔開時,可降為0.1m,穿入管中不作規定。②電纜相互交叉時的小凈距為0.5m。電纜在交叉點前后1m范圍內,如用隔板隔開時,上述距離可降為0.25m,穿入管內時不作規定。③電纜平行或交叉時要保持一定距離是考慮以下幾個原因:
檢修電纜時,若鄰近電纜距離太近容易造成機械外傷。為了防止電纜在運行時發生故障而將臨近電纜燒壞,因此電纜間應保持適當的距離;電纜間距離太近不容易散熱,因而影響電纜的載流量;若電纜相互靠近或交叉不能保持一定距離而相互接觸時,則容易產生“交流電蝕”。今天蕪湖文泰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蕪湖電力敷設的方法有哪些:
1直埋敷設
直埋敷設施工簡便、造價低。直埋電纜的散熱條件好,但電纜發生故障時檢查困難,更換電纜要挖開大量土方,而且電纜可能在地中受酸堿物質或地中電流的腐蝕,對外界機械損傷也不易防止。
選擇直埋敷設應注意以下事項
(1)在化學腐蝕或雜散電流腐蝕的土壤范圍,不得采用直埋。
(2)在廠區內地下管網較多地段、待開發將有頻繁開挖的地段,或有高溫液體、熔化金屬溢出的地段,不宜采用直埋。
(3)在城鎮人行道較易翻修或道路邊緣等處,可采用直埋。
(4)在廠區內外不易有經常性開挖地段,宜采用直埋。
(5)同一通路,35及以下電力電纜少于6根宜采用直埋。
2電纜溝敷設
電纜溝敷設施工的土方工程量小、造價低、布置靈活。電纜溝中可以設置一側或兩側支架,電纜布置在支架上,溝上面設置蓋板。電纜溝的高度根據敷設電纜的多少決定。電纜溝敷設的缺點是:施工檢查及更換電纜時,需搬動大量笨重的溝蓋板。
選擇電纜溝敷設應注意以下事項
(1)在廠區、建筑物內地下電纜數量較多,又不采用隧道時,宜采用電纜溝敷設。
(2)城鎮人行道開挖不便,且電纜需分期敷設時,宜采用電纜溝敷設。
(3)經常有工業水溢流、可燃粉塵彌漫的廠房內,不宜采用電纜溝敷設。
(4)在載重車輛頻繁經過的地段,以及有化學腐蝕液體或高溫熔化金屬溢流的場所,不得采用電纜溝敷設。